第(2/3)页 林华早已准备好火锅和各种配菜,可以直接开席。 黄建好奇地问道:“老弟,你真准备卖这个火锅底料了?现在市场竞争可激烈了,得想清楚再入局。” “想清楚了,毕竟我现在能抽出身来做的也只有这个,反正投入成本几乎为零,试试再说。” 火锅底料的技术,系统并没有给予,所以林华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所调配,具体效果如何还有待商榷。 如果真的能成,到时后变成产业流水线化就很简单了。 汤底开了之后,红通通的,煞是诱人。 林华笑着说道:“烫菜吧,大家都是能吃辣的。” 由于是试吃,所以林华选择的辣度是最轻那一档,如果有需要,可以另外加入辣椒。 苏小雨夹起一片牛百叶烫进去,七上八下就好了。 没有油碟,就是要品尝底锅的本味。 “嗯?好像没你做的麻辣烫好吃。” 顾及到林华的面子,苏小雨小声地说了一句。 林华点点头,这是当然的了,麻辣烫可是自己用宗师级技术做出来的! “大众口味,我不可能做到每一份都那么细致。” 其余人品尝了之后纷纷称赞,说这味道非常好。 但比起林华摆摊卖的美食也确实是差了点。 这是可以理解的,如果批量化制作也要和开小灶一样,那工作量得多大? 张斌更是兴奋地说:“这事绝对能成,华子,我的养老钱就靠你和老猪了。” “别兴奋得太早,现在推广还是个大问题,哥,会长,你有什么建议没?” 真正做大生意,还得问问黄建和李建国,他们才有这方面的经验。 两人客套了一番,李建国先说:“前期推广不成问题,你是美食协会的成员,我们内部打个招呼,很多饭店都会给面子的。但要真正打开市场,就得看你怎么去维护了,比如进货价,长期品质的保证等等,都会是决定商家是否长期和你合作的因素。” “品质方面肯定没问题,我会亲自把控的,进货价就不用说了。” 林华完全有这个信心,技术可以传授,那就能量产产品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