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0章:民怨如坟-《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》
第(3/3)页
匆忙的行动,
要想取得成果,
也不知道会多流多少鲜血。
张梁于是坐了回去,闷声闷气的同意大哥的决定。
他并非不懂得这背后的道理,
只是一想到多等待一天,这世上便会多出一些苦难,便难免心急如焚。
“先尽力施为吧!”
张角站起身,对自己的两个兄弟说道。
他随后推开紧闭的门窗,走到阴雨绵绵的外界,看着眼前充满死寂之气的景象——
这里,
是一座近来爆发了瘟疫的城邑。
许多人因此死去,
朝廷的官员也照例对这里进行了封锁,企图用“先让得病的人死去”的办法,来解决瘟疫的蔓延。
只留下不怕死的太平道,带着筹集过来的药物,在这里挽救希望犹存的生灵。
而这样的行为,
自然会迎来不少赞许,
也使得本就对朝廷怀有不满的人,生出更多的怨愤来。
“大汉怎么会变成今天这副模样!”
“朽木禽兽占据朝堂,放任子民受苦受难,看来是真的失去天命了!”
有脑子灵活,
又有些怀才不遇之感的寒门子弟忍不住在心里想到:
若汉室当真行至了天命尽头,
那新旧王朝的更迭,想来在不久之后,便要到来。
他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博一博呢?
只坐在原地不动的话,高官厚禄,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。
至于他们为未来拼搏的行为,会对大汉造成怎样的伤害,
寒门心里清楚,却没有多少顾虑。
毕竟先秦之时,多的是为谋求名利地位,而游走他国为臣,转头进攻自己故国的人。
卫国的商鞅帮助了秦国变法,
楚国的伍子胥率领吴军冲进了郢都,鞭尸了楚平王……
这些例子就摆在史书上,也没见后人对其有什么指责。
什么?
当今之世大一统已久,不能用先秦的例子代入?
那他们可不管!
读了一辈子书,从小就想着依靠学识来光耀门楣,
却要被一群凭借出身血脉,就占据高位的无能之辈骑在头上,
怎么想都无法接受!
除非大汉像西海宋国一样,推行科举之制,不管家世,只以成绩论高低。
可想想也知道,
世家哪里会将吃到嘴里的肉,吐出来和别人呢?
大族子弟何其之多,
为了当好族长,他们怎能不委屈下寒门呢?
如此,
那也不能怪寒门效仿先秦自主择业的前辈旧例,为自己规划未来了。
谁让按照眼下的局势来说,
打进洛阳,
比举孝廉进洛阳,要轻松更多呢?
对于这些人的想法,
高高在上的皇帝并不了解。
他正忙于就着瘟疫的事,来增加府库中的钱财。
“国家多难!”
“可惜朝廷的太仓,也没有余粮啊!”
朝堂之上,皇帝刘宏对臣子面露无奈的说道。
然后,
他又提起,“为了丰足府库,使国家有治理的底气,朕有意将一些官营之业,向民间进行售卖!”
自古以来,
想要让钱包充盈起来,解决缺钱花的问题,
普遍采用两种方法,
一个叫“开源”,
一个叫“节流”。
而以皇帝的品行,是不愿意委屈自己的。
他在河间当亭侯的时候,就受过钱财上的委屈,
现在当了皇帝,为什么还要省吃俭用呢?
今汉开国,已经有一百多年了!
哪里需要像开国时那样“休养生息”,约束欲望呢?
于是,
只能想办法开源了。
可一时半会,琢磨不出搞钱的法子,
卖一卖旧时的产业,便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。
天底下的败家子,总是要从“卖铺子”这件事上,先做起来,积累经验的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