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3章:汉桓之衰-《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汉延熹元年,

    这是诛杀权臣梁冀后,汉帝为了庆祝自己统治的真正开始,而改立的新年号。

    在这全新的的一年里,

    初尝权柄滋味的皇帝,自然是做了一些事情的。

    他抖擞精神,挺直腰杆,在朝堂上处理起了政务,并提拔段颎、张奂、种暠等有才能的将领,对外抵御趁着中原内部动荡,频繁入侵劫掠的四方蛮夷,稳固大汉在西域的统治,

    对内则是将地方频频兴起的民乱,一一镇压下去。

    一时之间,大汉的江山又显露出了稳定安宁的迹象,臣子们纷纷上表称赞,歌颂皇帝的武德。

    皇帝在这样的赞歌之下,对做一个明君的动力,愈发充足。

    他甚至松开了手,减免了百姓的赋税,并下令地方州郡,向当地的权势之人,借其钱粮,用于赈济灾民——

    至于为何不是打开官仓,用里面囤积的粮食进行赈济?

    哼,

    国家迟滞了这么多年,

    朝廷上烂了一堆,

    地方上烂了一片,

    更何况仓库里的粮食?

    硕鼠早就将之吞噬干净了!

    皇帝是个很聪明的人,

    他的血脉里有着刘氏天子,与生俱来的对政治的敏锐,

    在多年的隐忍中,他已经观察了太多人,了解了太多事。

    他是知道世家大族,在大汉的土地上,是如何根深蒂固的。

    有太多良田被他们据有,

    有太多百姓被他们圈占,

    以至于朝廷缺少钱粮,还需要向他们进行借贷。

    不过没关系,

    皇帝并不会急着还钱。

    借的钱多了,

    债主反而会变成弱势的一方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

    在天命的加持下,

    天下没有人能够强迫皇帝还钱。

    于是,

    经过各地豪强世家的慷慨解囊,地方上的灾情也得到了一定缓解。

    向来温良忍让的百姓嘴里有了粮食,肚子不再空虚,原本狰狞的面容便变得平和起来。

    胸膛中的怒火,也跟着暗淡熄灭。

    他们不再抱怨朝廷的腐朽无能,不再气愤天子施加于天下人身上的苛捐杂税,

    只捧着半碗杂粥,裹着单薄的衣物,对着贵人们歌功颂德起来。

    “世人总是这样。”

    走过了许多地方,

    眉目间因见过了太多薄凉的世情,而增添些许皱痕,鬓角也随着长年风霜劳累,多了些枯萎白霜的张角这样说道。

    只要心里还有微微的希望,

    只要上位者展现出一点点的善意,

    他们就不会变成激烈暴躁,那在官府派去平定民变时,于奏疏中描述的,可怖凶残的模样。

    “人性是怠惰的。”

    “没被逼上绝路,谁又愿意拿性命去冒险呢?”

    跟周坚他们一起,为后辈运送来治病草药的何博坐在旁边,看着张角为灾民们进行简单的诊治。

    周坚在旁边煽风点火,熬制药水。

    他的胡子留的长,好几次都被蹦哒出灶口的火焰摸到。

    好在周坚本质是个死鬼,就算在火堆里跳舞也不会有事。

    所以他一点也不慌张,

    伸着老脸就往熬药的土灶凑过去,闻一闻从陶罐中散发出来的草药气味,判断后者的药效是否得到激发。

    天生地养的药草,若想达到滋补人体的作用,

    在炮制、熬煮等方面,也是很有要求的。

    周坚听到上帝在说:

    “就像之前的事例一样,没有人站出来,他们便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,最初获得的成果,最后也会因其怠惰鄙视,而被他人窃取。”

    陈胜吴广的起义,

    声势难道不够浩大?

    但后面争夺天下的人中,陈胜吴广又在哪里呢?

    王莽乱世之下,绿林赤眉的起义,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“这是他们智慧和定性不够所造成的。”

    “不能因此否认他们最初的勇敢。”

    张角也借着上帝的屏蔽,一边为人把脉看病,一边说着不能传入第四人之耳,很有造反嫌疑的话语:

    “正如孙师所说,有些东西,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良完善的。”

    教育,

    是一件很漫长的事情。

    当年栽种下树木的人,极有可能在死前,都不能见到其郁郁葱葱的模样。

    而人喜欢记录历史,偏偏又总会重蹈前人覆辙的特性,

    也会在族群、国家发展的过程中,制造出许多无所谓的曲折。
    第(1/3)页